一早吃蘆筍,大約是兩萬年前,在埃及阿斯旺。敘利亞、西班牙人也會吃,希臘人和羅馬人不僅在當季時吃新鮮的蘆筍,還會做蘆筍干,留到冬天里吃。
到了中世紀,法國國王路易十四也成了蘆筍的“粉絲”。
18世紀開始,蘆筍逐步走進各個鄰近諸侯國的宮廷廚房,不過,也只有教士,世家子弟才能享用。
100多年前,蘆筍進入中國?,F在山東菏澤曹縣,每年春天都會舉辦蘆筍節,還有“蘆筍之鄉”之稱。
《蔬菜栽培學各論》里記載,近40年前,江浙滬一帶才開始種蘆筍。目前,杭州地區蘆筍種得多的是富陽、蕭山、建德、臨安,菜市場里賣的蘆筍也大多是出自這些地方。
盡管如今上了普通人家的餐桌,但10塊錢一小把的價格,牢牢鞏固著蘆筍蔬菜的地位。當然,這個貴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。
和其他收成快的蔬菜比,種蘆筍要經得起等。剛種下的蘆筍,長出來都又細又小,幾乎不能成形,要等到第三個年頭再冒出來,才開始好吃,才能拿到市面上去賣。
而且,其他蔬菜采摘時動作“粗魯”一點,可能沒什么關系;嬌嫩的蘆筍可不行,不僅動作要輕柔,為了運輸過程中不被碰壞,還要先小捆小捆地扎起來。這其中,有多少時間成本、人力成本,大家自己體會吧。
更關鍵的是,很多研究表明,蘆筍可以促進身體新陳代謝,而且越是新鮮的蘆筍,抗癌效果更明顯。它有很好的抗氧化能力,比洋蔥、青蒜、綠花菜、番茄、大蒜都要高,只比甜椒、紅高麗菜、芽甘藍、菠菜低一些。
那么,什么時候是蘆筍鮮嫩的時候呢?就是現在!市農科院蔬菜所蔬菜專家說,每年的四五月份,都是 蘆筍嫩、好吃的時候,而且是從地里直接摘上來的,沒打過農藥,保證an全。
至于吃法,就看個人喜歡了。西方人吃蘆筍,要削了皮,或蒸或煮,再配上黃油或奶酪。據說,德國還有吃蘆筍的專用工具,從削皮的刀,專門的鍋、盤到捆蘆筍的繩子,還有用來把蘆筍從鍋里夾出來的夾子、瀝水的架子,一應俱全(看看,這才是派頭,呵呵)。
中國人喜歡把蘆筍切段,用來炒肉、炒蝦仁,味道也蠻好。
美食家蔡瀾則推薦白灼蘆筍,“是一大把在滾水中白灼,加點上等蠔油來吃,才不會對不起它?!焙贾菔修r業局農作處處長鄭軍輝的吃法和白灼差不多,只是加的不是蠔油,而是醬油和醋,他說這樣有原汁原味的清爽、脆甜。